某家公司推出了“節省能源和空間”的概念機種。該磨床占地面積不到普通磨床的40%,尤其是寬度尺寸縮小至1200mm以下。一般來說,占地面積縮小不便于維修保養,但該磨床將維修保養部分集中到機器的前后,提高了維修便利性。此外,該公司將磨削液供給量削減了50%(加工有的工件甚至可削減99%),減小了對環境的影響。
為了實現磨床小型化,需要減小砂輪直徑。為了不降低砂輪速度,需要采用超高速主軸技術。該磨床減小了砂輪交換頻度,也減薄了砂輪厚度,因此基本上用于輪廓加工。此外,為了節省空間,軸驅動系統采用了不需要齒輪箱的直線電機驅動,而且通過程序更換按鈕,一次操作即可自動調整中心距。
(5)復合化
某廠家采用立軸磨削技術和車床技術,開發出了融磨削與切削于一體的小型復合磨床,通過一次裝夾工件,就可以高精度、率地完成從車削加工到圓筒、內表面的磨削精加工。由于立軸磨床比橫軸磨床寬度更窄,因此更容易編入生產線。人們期待該復合磨床能盡快投入商業化生產。其他各種復合機床(如激光加工與磨削加工的復合)也在開發之中。
隨著經濟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床開始出口到語言與文化*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作為耐用資產的機床,其維修保養和定期檢查*。因此,用視頻圖像來表示報警的位置及內容的功能、利用互聯網對機床進行自動監測等也成了重點技術之一。
微細加工的現狀與未來
在微電子和光電技術快速發展和產品小型化、復合化、集成化的背景下,為了實現微細復雜形狀和微型構件的加工,發端于超精密車床的超精密加工機床正向自由度更多的多軸控制超精密銑床和多軸控制超精密加工中心發展。由于控制技術的進步,超精密加工機床及加工技術也獲得了很大進展。
(1)何謂超精密切削加工
超精密切削加工是將正確制作的刀具形狀復映到工件上的加工方法,其特點是用刀具的刀尖切削工件,制成所需形狀,即根據機床的“母性”原理在運動中實現復制。
制作微細形狀的過程被稱為微細加工(或微細機械加工)。*,微細加工可以使用半導體制造技術,也可以使用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但是,采用光學和粒子束加工技術并不擅長加工斜面和曲面形狀,對被加工材料也有一定限制。就此而言,金剛石切削雖然屬于傳統機械加工,卻能夠應用于幾乎所有材料,因此所起的作用很大。
源于超精密車床的超精密加工機床正向具有更多自由度的多軸控制超精密銑床和超精密加工中心轉變,主要用于加工需求量很大的cd傳感器透鏡及其金屬模具、隱形鏡片、菲涅耳透鏡等具有復雜形狀的微型構件。由于微電子和光電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對產品小型化、復合化、集成化的要求,人們對這些產品的加工效率十分關注。
(2)何謂多軸控制加工
通過控制機床的直線運動軸、旋轉軸等軸系,巧妙地調節刀具(包括旋轉刀具和非旋轉刀具)與工件的位置與姿勢,就可以加工出各種各樣的工件形狀。與普通機床一樣,超精密機床大多也由構成直交坐標系的x、y、z三個直動軸和在其周圍的a、b、c三個旋轉軸構成,為了使刀具在工件加工點附近可處于任意位置和姿勢,就需要對6個軸全部實施控制。此時刀具不能作自由旋轉運動,所以需要使用非旋轉刀具。而使用旋轉刀具時,無需對其旋轉軸的位置進行控制,因此采用5軸控制就足夠了。這種4軸以上的控制稱為多軸控制。一般的加工很少同時進行5軸或6軸控制,但為了不進行重新設定就一次完成對復雜形狀的加工,或工件加工部位以外的部分與刀具發生干涉時,多軸控制加工就*。
(3)多軸控制超精密機床的現狀
多軸控制超精密銑床或超精密加工中心的結構可以根據將刀具和工件沿進給軸以納米精度進行定位的結構來加以區分;也可以通過是采用集成在電機上的絲杠來傳遞驅動(絲杠又可分為滾珠絲杠和靜壓絲杠),還是采用直接驅動方式的直線電機來區分。為了實現低摩擦、高直線度地移動工作臺,被驅動工作臺的導向方式也可分為滾動導軌和靜壓(油、空氣)導軌。對于旋轉部分和軸承也同樣如此。
現在有幾種強調操作方便性和加工性能的超精密五軸控制加工機床已經上市銷售,其定位精度一般都達到了1nm。
為了超精密加工帶有自由曲面等的三維復雜微細形狀,需要有作為旋轉刀具的微小直徑金剛石球頭立銑刀,但這種刀具在市場上并無銷售,所以在數十年前,使用的是將微小直徑單晶金剛石刀頭切去片側,從旋轉軸中心略微偏移(偏置)的刀具(稱為近似球頭立銑刀)。但是。如果通過多軸控制可以實現刀具的傾斜加工以避免零速度切削,那么也就不需要采用偏置了。現在,已不需要使用近似球頭立銑刀,而是使用常規球頭立銑刀通過多軸控制對帶有復雜曲面的微小工件進行超精密加工。曲面加工所需的nc數據可利用三維cad系統或對模型進行掃描測量來獲得。
(4)對未來超精密加工的要求
加工機床的精度正從納米級向超納米級過渡。今后對超精密加工的要求包括日益微型化的刀具及其安裝換刀技術的開發、便于操作的微細加工用三維cam與誤差補償技術,以及硬脆材料加工技術。
第二代激光加工技術
激光加工作為一種新型加工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制造業已經有1/4世紀。激光加工技術是作為傳統熱加工的替代技術發展起來的,隨后又開發出了獨立的激光加工技術。激光加工機床與加工技術就像車子的兩個輪子。現在評述一下仍在不斷獲得顯著進步的激光加工機床和加工技術的發展動向及今后的展望。
(1)激光振蕩器與加工技術的變遷
激光誕生于1960年。隨后,在60年代至70年代前半期,集中出現了許多應用于產業的激光發明。激光應用技術的探索幾乎是與激光的誕生同時開始的。將激光應用于加工的初步研究主要于70年代在研究機構和大學開展。以80年為分水嶺,出現了日本國產的激光加工機,標志著產業界的激光時代已經到來。
激光加工技術將光的波長由原來的紅外光領域進一步擴大至紫外光領域,并成功地將脈沖震蕩時間縮為極短,進一步擴大了新的應用可能性。激光加工因應用可能性的不斷擴大與可持續發展性,在很短時期內便作為一種主要加工技術在產業界扎下了根。zui近,以德國為中心,開發出了新的激光振蕩器,并于2003年前后投入市場。此前的激光熱加工在其發展過程中伴隨著高功率化也有不少技術改進,但隨著波長和脈沖縮短所引發的新的加工技術的崛起,可以說激光加工技術現在已進入了第二代。
(2)第二代激光加工技術
傳統的加工用激光主要使用co2激光、yag激光基波以及準分子激光等。這些激光都在實現高功率化,裝置的性能也在不斷提高。近10年來,二極管激光已實現了陣列化、存儲棧化和高功率化,使直接使用激光進行加工成為可能,而高功率化又使高速加工成為可能。與此相比,第二代新型激光加工使用由yag基波、鈦藍寶石等形成的超短脈沖激光、由yag高次諧波形成的短波長激光、krf準分子激光等,使利用紫外光進行加工成為可能(多用于微細孔加工、開槽加工和表面改性等)。加工對象和材料也擴大到各種金屬和硅、聚合物、玻璃、陶瓷等非金屬材料,以及鋁、鈦、鎂等有色金屬薄膜。激光加工已從大件加工擴展到微細加工,其應用范圍還在繼續擴大。
簡單介紹幾種工業陶瓷填料
T型槽大理石平臺表面染色會導致平臺精度出現誤差嗎?
rexroth液壓馬達主要參數
【虔鈞科儀】實驗室反應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細節
SYX50A紅外測溫儀/溫度傳感器/非接觸式溫度探頭
機床工具領域的技術分析
冬季操作橋架成型機要注意什么?
太陽能電池板剝離強度測試儀多少錢?
關于醫用膠帶剝離強度實驗的樣品制備與步驟
淺析高壓清洗機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魚豆腐生產線設備工藝流程和生產設備性能優勢特點性能介紹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的含量
與肌松拮抗藥相比,舒更葡糖鈉高效、安全
YYT-2000B傾斜式微壓計操作方法
便攜式智能一體機/全自動*
BC2540D三通道直流電阻測試儀功能特點和技術指標
「紅外氣體傳感器」紅外二氧化碳氣體傳感器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電動叉車電磁制動器銷售供應商報價信息
標準PCR實驗室區域及布局介紹
ZD75WZT-2C散射光濁度儀光電濁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