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廢硫酸利用處置污染控制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技術規范》)、《放射性測井輻射安全與防護》等3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中有機碳和元素碳連續自動監測技術規范》等8項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
其中8項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分別為《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中有機碳和元素碳連續自動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中水溶性離子連續自動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中無機元素連續自動監測技術規范》《固定污染源廢氣 氨和氯化氫的測定 便攜式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便攜式催化氧化-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便攜式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水質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酸及其鹽類的測定 同位素稀釋/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土壤和沉積物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酸及其鹽類的測定 同位素稀釋/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
生態環境監測是環保工作的基礎,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而監測標準為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對規范生態環境監測活動、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快新”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重視生態環境監測標準的制修訂,將健全環境監測標準規范作為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重要措施。上述8項標準為大氣、水和土壤環境監測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術規范,對支撐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服務大氣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碳監測評估試點、新污染物治理與履約監測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上述8項標準,會議指出,要加強宣貫工作,全面做好解讀和培訓,確保監測標準落地實施,切實提升生態環境監測規范化水平。同時還要持續優化監測標準管理,積極開展預研究工作,不斷豐富監測標準供給。
一起學習脂肪測定儀的操作和使用
標準空調木托,管道墊木,木墊
硬面導軌數控立車方便使用,實現人性化操作
普通金屬安檢門與手機探測門的區別
生祠鎮清理化糞池靖江市環衛所
生態環境部審議并通過8項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
音波進行檢驗程序時注意事項
壓力操縱閥同時通過機電壓力
界面張力儀常見的三大作用
智慧出擊丨強力巨彩賦能智慧電力 共造智慧城市大腦
B2級橡塑保溫管在線交易中間無差價
工廠全展示 技術大揭秘 | 德馬格新廠區落成儀式暨25周年慶典盡顯誠意
自主研發和生產的霧森人造霧系統技術獲得好評
高智能土壤養分檢測儀-土壤重金屬檢測-土壤有機質檢測
P系列英國hydreco軸向柱塞泵七個檢修方法
日本SMC氣缸現貨MGPM12-10種類與安裝形式
艾普斯變頻電源:打造穩定可靠的電力環境
恩施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反應釜日常檢查維護保養
智能箱式馬弗爐干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