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ic芯片設計、芯片制造、測試和封裝技術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在配套發展。“中國芯”與“外國芯”制造水平的差距正在縮短。盡管芯片特征尺寸0.25-0.18mm的cmos工藝仍是當前制備ic的主流技術,但0.13mm技術已開始進入生產領域,例如晶圓制造企業已能加工0.18mm-0.13mm技術的芯片,今后5-10年將面臨特征尺寸90nm以下的cmos工藝的挑戰。不僅如此,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和特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快速發展,對器件加工技術提出更多的特殊要求,其中mos器件特征尺寸進入納米時代對超淺結的要求就是一個明顯的挑戰。cmos器件按比例縮小,要求源-漏結深越來越淺。根據半導體工業協會(sia)預測,對于柵長0.18mm的cmos器件,它的結深為54±18nm;而對于0.1mm器件,結深 為30±10nm。在要求超淺結的同時,其摻雜層還必須有低串聯電阻和低泄漏電流。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半導體行業界對源/漏摻雜、體內和溝道內摻雜予以更多的關注。
目前,一些企業制備淺結采用傳統的離子束注入技術,它通過減小注入能量、降低熱處理時間和溫度等來實現,如低能離子注入(l-e)、快速熱退火(rta)、預非晶化注入(pai)。但從根本上講,這些技術制備超淺結會帶來幾個問題:一是瞬態增強擴散的限制;二是激活程度的要求;三是深能級中心缺陷等。而近幾年比較有發展潛力的超低能注硼技術,會因cmos ic產業鏈生產能力限制而無法被推廣應用。業界專家相信,對于亞0.1mm cmos器件來說,將要求在溫度高達1100℃下退火。因此若干超淺結離子摻雜劑引入途徑正在深入研究中,一些極有希望的技術方案,如等離子體浸沒摻雜(piiid)、投射式汽體浸沒激光摻雜(p-gild)、快速汽相摻雜(rvd)和離子淋浴摻雜(isd)等超淺結離子摻雜技術,可望不久會進入生產領域。
2 四種超淺結離子摻雜新技術
2.1 等離子體浸沒摻雜
2.1.1 技術簡介
等離子體浸沒摻雜(piiid: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doping)技術初是1986年在制備冶金工業中抗蝕耐磨合金時提出的,亦稱等離子體離子注入、等離子體摻雜或等離子體源離子注入摻雜。1988年,該技術開始進入半導體材料摻雜領域,用于薄膜晶體管的氧化、高劑量注入形成埋置氧化層、溝槽摻雜、吸雜重金屬的高劑量氫注入等工序。近幾年來,該新技術已成為發表在一些性半導體期刊上學術論文的主題,且商用系統也有一些廠商提供技術和設備。
piiid技術的原理如圖1(a)所示。與傳統注入技術不同,piiid系統不采用注入加速、質量分析和離子束掃描等工藝。在piiid操作系統中,一個晶片放在鄰近等離子體源的加工腔中,該晶片被包含摻雜離子的等離子體所包圍。當一個負高壓 施加于晶片底座時,電子將被排斥而摻雜離子將被加速穿過鞘區而摻雜到晶片中。圖1(b)則說明 了piiid技術原形系統的結構。
德國Gessmann控制開關N9型行業標準及應用
三孔管夾
酶標儀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眼識破 眼力超群 大華股份全結構化攝像機
便攜式土壤重金屬分析儀哪家好?
納米CMOS器件中超淺結離
我廠為您介紹幾種常見的防火板的特點
CT伏安特性綜合測試儀可進行變比測試和極性判別
雙德水力控制閥的標準
中學實驗室廢氣有什么特點?
礦用車載防爆空調
新建透平油濾油機濾芯的廣泛應用及技術參數
沒想到脈沖工業集塵機的應用范圍竟有這么廣啊
微型扭轉試驗機摩信*
Hoechst 33258染色液(1mg/ml)使用說明書
你知道復合加工中心在航空零件制造中的應用么
數控車床上采用錐螺紋切削法
上海水處理PLC控制柜主流應用介紹
高低溫恒溫循環裝置選擇要點
溫和氣單胞菌PCR檢測試劑盒特點優勢